该标本产自广西靖西大里村,该村产有丰富的该种化石。寒武纪芙蓉世江山期,距今 4.895-4.94 亿年
背壳长椭圆形,壳面光滑。头部半圆形,头鞍长柱形,中前部稍收缩;三对头鞍沟,S1 宽深,横穿头鞍并向后拱曲,S2 较浅, S3 微弱;颈沟较宽,微向后拱曲,颈环宽;背沟窄而深;眼叶中等大小,位于头盖的中后部;面线前支向前略扩张,后支向后 向外斜伸;固定颊非常窄;前边缘宽,呈三角形向前突出;活动颊宽,颊刺长。胸部 11 节,中轴与肋部近等宽;肋沟宽深,肋 刺短。尾部半椭圆形;尾轴分三节加一末节,尾轴向后延伸至边缘;肋沟深;边缘窄。
值得一提的这个标本具有一个脱落且被短途搬运的活动颊。这类的标本被认为可能是三叶虫蜕壳留下的残余。三叶虫和其他节肢动物一样,随着身体的长大会蜕去旧壳,在蜕壳的过程中往往先沿颊线或颈部裂开,使得活动颊和头壳脱落,方便虫体钻出。因此,很多并不完整的三叶虫化石可能仅仅是这类动物蜕壳时形成残蜕。